Tuesday, January 18, 2011

Berlin (德國)

別人的柏林可能有什麼?

博物館島(Museum Island) ,1999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有中東挖來的藍色大門,也有珍貴的十七世紀台灣地圖;查理檢查站(Checkpoint Charlie),東西命運大不同,生活在圍牆聳立年代的老人說,曾去過東柏林,回來後竟希望那面牆永遠長存,因為牆那邊的人太難搞了;菩提樹或椴樹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 ,連接許多知名景點,是漂亮傳奇的都會景觀大道。

以上這些,我都沒有。我的柏林呢,到底有什麼?

Monday, January 17, 2011

Potsdam (德國)

Sans Souci (無憂宮),十八世紀興建,稱為德國版凡爾賽宮,雖然風格有異(德-洛可可,法-巴洛克),規模也比較小,於1990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而Potsdam(波茨坦)也僅距柏林二十來公里,劃為大柏林交通網絡C區,從市中心出發,轉轉電車就會到。

這個普魯士腓特列大帝的夏日行宮基本上看來是榮耀他的財富展示櫃:宮殿本身雕工精細,庭院面積廣大,有一大片梯形階梯,底下是一個大噴泉、許多雕像以及各式涼亭。即使冬季,一片白雪掩蓋住了它在春夏可能風情萬種的樣子,人到了這裡親眼見識它的規模,想像興建背後所要花費的財力人力,這才體會為什麼遠在大西洋另一邊的海地要反叛第一任國王亨利一世(Henri Christophe)

德國的波茨坦和前法國殖民地海地? 中間有什麼關聯?

Saturday, January 15, 2011

The UnDutchables (2010)

《荷蘭 不唬爛》,大家出版社2010年新書。

作者一英一美,都在荷蘭居住工作多年;兩人把對荷蘭的觀察寫成貼切逗趣的文章,引起廣大迴響,連荷蘭人自己都愛,他們於是順水推舟,不斷更新內容,每隔幾年就可以再爆紅毛國的料。

譯者據說曾收留我一夜,那夜我因為紅毛男J心碎醉酒痛哭,拖著長長的裙子,倒在她的沙發上,想必頗為狼狽落魄。

Thursday, January 13, 2011

Antwerpen (比利時)

2010年聖誕節之旅最後一站:Antwerpen (安特衛普)。面對它的聖母堂,娓娓說出此行的感想,數算恩典。

行萬里路不必然就會勝過讀萬卷書;心眼還沒開的,不要自我催眠比較好。當然,也不須立刻被罪惡感拖著而抱歉連連,甚或惱羞成怒,馬上砲火齊發,為自己解套。

旅行就放了吧,有沒有結果都算,我都算。

對安特衛普,早期在研究聖經翻譯的時候就有印象了。幾年前旅遊英國時,也曾在牛津四處尋找火燒聖經譯者的地點;同樣的,也期待有一天能親自到比利時這個地方,感受想像宗教改革時期(Reformation),歐洲一片風聲鶴唳的氣氛。現在的譯者也許只是抱怨待遇不好,當時的聖經譯者可是把脖子架在刀口上,即使一不小心就要喪命,也為了自己的信仰在所不惜,義無反顧。

Brugge (比利時)

Al-Vishnu坐在Brugge(布魯日)一間咖啡店裡,店裡氣氛很忙碌,工作人員只有幾個大男生,動作利索親切不廢話,然而客人絡繹不絕的,看來,他們暫時還停不下來。

不過就是已經開始飄雨,在外面走了幾圈,也就到了應該坐下,舒舒腳,暖暖胃,寫寫明信片的時候。

這個習慣很早以前就有,不知不覺地,即使也用電子信箱,那個冰冷快速的介面總覺得是工作用的,親切私密的還是喜歡,也習慣留給一雙手、一枝筆、一張紙、一家郵局。

Wednesday, January 12, 2011

Gent (比利時)

到了Gent (根特) 的第一晚,我就哭了。

一開始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愛這個一年又零四天以前,有人跟我說他很愛很愛、覺得比Brugge (布魯日) 更美的地方。怎麼看不出來?急的,當真這麼沒緣分?後來是因為大概了解為什麼了,於是對自己氣到眼淚掉了下來。這樣糾葛。

這個離布魯塞爾搭火車不到一個小時,火車票不過九歐元的地方。聖彼得火車站彷彿預告一趟古典的旅程,車站外彎曲不已的樹枝樹葉也在空中跳舞,好像虯髯客的鬍子。我一下子信心滿滿,笑著,心底暗叫:難怪,難怪。

沒想到一出車站,真正的考驗才開始。

Tuesday, January 11, 2011

Brussels (比利時)

Brussels 布魯塞爾,從萊頓出發只要三小時不到的車程;布魯塞爾市政廳,從它的中央火車站也只要二十分不到的路程。

這棟十五世紀完成的哥德式建築,站在1988年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布魯塞爾大廣場(Brussel Grand Place)裡,十分驚人,很有氣勢。細看之下,完全不輸魯汶大學城廣場的市政廳。應該是市政廳本身價值不斐,也是所在地大廣場巧妙有力的襯托。

Saturday, January 8, 2011

Potiki (1986)

Potiki,the last born或 the youngest child,老么。

一本毛利小說(1986年)。寫小說的人Patricia Grace已經是七個小孩的母親,住在紐西蘭首都威靈頓附近,除了這本小說以外,還出了幾本短篇故事集、童書、其他三本小說。若不是有當母親的經驗,或許寫不出這樣一個從某個家族(Tamihana)出發,卻深切關懷整個民族的未來,又處處充滿溫情的故事。

有趣的是,這個故事不是只由一個人說,而是由整個家族敘述,父親、母親、祖母、小孩;關於這個家怎麼維持下去的故事,就像現實中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一樣,家庭故事和記憶的延續也是靠一整個家庭合作,才能拼湊出來的結果。

這種容納多元聲音、過去等於現在等於未來的歷史觀很不同於單一敘述者、單一大事件、單一大英雄的歷史,很值得討論,不過另外再找時間吧。

Monday, January 3, 2011

A Loner of the Sea: Syaman Rapongan

Published in Renlai Monthly  (January 3, 2011).

An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was included in the 17th Crayenborgh collection: Crayenborgh 2010: Exploiting the Waters (2010).



Paiwan Every Day 668: pai

pai, kinemnemanga tiamadju tu kemacu tua ljigim nua kakinan.   Free translation : Now, they decided to take their mother's sewing nee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