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30, 2011

Vermeer's Hat (2008)

副標:The Seventeenth Century and the Dawn of the Global World(十七世紀與全球化世界之興起)。作者:Timothy Brook (加拿大歷史學者卜正民)。出版社:紐約Bloomsbury Press, 2008。

台灣遠流出版社於2009年出繁體中文版,書名改為:維梅爾帽子:從一幅畫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

如用作者在書裡常用的門比喻,會感覺中文書名(尤其是副標)少了什麼,好像指出了窗,卻不見了廊;雙眼都在靠門邊了,也沒抓出屋裡的內裝,終究維梅爾的畫不過是其中一道望進十七世紀的窗或門而已。

網路上已有許多感想,例如RainReader's Memory;也有專業書評,例如東華大學蔣竹山老師的評論;還有昆布大哥的詩作窗邊的藝術家。我談這本書,卻打算憑著一股衝動,翻轉閱讀習慣順序,直闖作者的廚房,從最後面的致謝文(Acknowledgments)和書目(Recommended Reading and Sources)出發,也只關注他的敘事技巧對書寫歷史(尤指世界史World History)的啟發。這個念頭完全源自一場飯局......

Friday, July 22, 2011

Paleography: A Historian's Glorious Wound

左圖是48位在加勒比海St. Eustatius小島經商的歐洲各國生意人連署寫給荷蘭西印度公司(Dutch West India Company)的請願書(第1頁),日期為1787年7月29日。當時St. Eustatius已被荷蘭佔為貿易據點,正透過位於阿姆斯特丹的西印度公司治理。

這份文件目前藏於海牙國家文獻館(Nationaal Archief),庫存索引為Tweede WIC 1.05.01.02,第1195號。

整份請願書長達53頁,內容描寫加勒比海貿易現況、St. Eustatius小島的優缺點、歐洲列強(如西班牙、法國、英國、丹麥等)的競爭力、荷蘭西印度公司的治理問題......等等。

生意人們最主要的目的在要求西印度公司鬆綁貿易政策,開放St. Eustatius小島為自由貿易港口,並允許在島上自由買賣非洲黑奴;否則,荷蘭(包括他們自己)將失去在加勒比海的貿易先機,也會失去龐大的利潤。

第1頁的十八世紀荷蘭原文抄錄如下:

Tuesday, July 12, 2011

London (英國)

第三次造訪這個國際之都 London,距離前兩次已有年餘,人也從原來鑽研英美文學的領域轉轉轉,轉到目前從歐洲擴張歷史細看原住民書寫研究。這段時間以來,被拜訪的都市也許變化不多,看都市的人儼然已經眼光不同。

這次從荷蘭出發,先搭國際火車(HiSpeed)到布魯塞爾,再轉搭歐洲之星(Eurostar,如左圖),經法國,走英倫海峽隧道,直奔倫敦國王十字車站。如接駁得好,旅程不過五、六小時,旅費可低於140 €。

回程時,我錯過原訂的便宜早班,服務人員二話不說便幫我換下一班車次,也沒有額外收費,讓我在身無幾文的情況下,順利回到歐洲大陸。換言之,歐洲之星方便,服務好,整個火車旅程算是愉悅。

Paiwan Every Day 668: pai

pai, kinemnemanga tiamadju tu kemacu tua ljigim nua kakinan.   Free translation : Now, they decided to take their mother's sewing nee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