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是48位在加勒比海St. Eustatius小島經商的歐洲各國生意人連署寫給荷蘭西印度公司(Dutch West India Company)的請願書(第1頁),日期為1787年7月29日。當時St. Eustatius已被荷蘭佔為貿易據點,正透過位於阿姆斯特丹的西印度公司治理。
這份文件目前藏於海牙國家文獻館(Nationaal Archief),庫存索引為Tweede WIC 1.05.01.02,第1195號。
這份文件目前藏於海牙國家文獻館(Nationaal Archief),庫存索引為Tweede WIC 1.05.01.02,第1195號。
整份請願書長達53頁,內容描寫加勒比海貿易現況、St. Eustatius小島的優缺點、歐洲列強(如西班牙、法國、英國、丹麥等)的競爭力、荷蘭西印度公司的治理問題......等等。
生意人們最主要的目的在要求西印度公司鬆綁貿易政策,開放St. Eustatius小島為自由貿易港口,並允許在島上自由買賣非洲黑奴;否則,荷蘭(包括他們自己)將失去在加勒比海的貿易先機,也會失去龐大的利潤。
生意人們最主要的目的在要求西印度公司鬆綁貿易政策,開放St. Eustatius小島為自由貿易港口,並允許在島上自由買賣非洲黑奴;否則,荷蘭(包括他們自己)將失去在加勒比海的貿易先機,也會失去龐大的利潤。
第1頁的十八世紀荷蘭原文抄錄如下:
"De naavolgende Aanmerkingen betrekkelijk den KoopHandel, Scheepvaart en teegenswoordige Omstandigheyd van dit Eliand voorgekoomen by het doorleezen van het thands alhier voorgestelde Tarif en op de Verscheydene Vraag Puncten [welke] door de Edele Groot Achtbaare Heeren Bewindhebberen van de Edele GeOctroieerde Neederlandsche West Indische Compagnie, aan eenige Heeren Cooplieden in Amsterdam zijn opgegeeven werden aller Eerbredigst ter Overweeging aan Haar Edel Groot Achtbaarheedens Voorgedraagen.
St. Eustatius is onzig zelve niets anders als Een Roks. ~ Het Dorp gennamd de Baaij hwelk binnen deeze Veertig Jaaren onder Een Hooge en Steyle Klip gebouwd is, is met desselv’s Handel aangegroeyd en maakt nu daar van Uyt het aller waardegste gedeelte.
Een Europeaan by zijne aankomst hier, werd op het Voorkoomen van dit Eiland met Verbaasdheijd getroffen en verwonderd [zig…]"
簡單來說,原文第一大段詳細書寫請願書的來由(為回答阿姆斯特丹的問題)和重點(貿易、海運和St. Eustatius現況);第二小段短短交代島上貿易重鎮海灣村(De Baaij)的興起;最後,第三小段正要寫初來乍到的歐洲人會如何驚訝......。如何又如何的,精彩內容則自下一頁開始。
現在這般短短幾筆帶過,一切似乎理所當然,很想就趕快進入續集,弄清詳情。然而,回想一個多月前與它掙扎的日子,身上從頭到腳又好像出現幾百個針在扎,那個小腦袋瓜日日夜夜在老舊泛黃的書頁中來回爬行,一瞬間突然的理解就是天降甘霖,神奇一滴就足以支撐接下來多日的乾涸。
那種與古文字較勁的滋味,簡直就是又痛苦,又過癮。
退休教授把歷史學家叫做專扒文獻的小鼴鼠,躲在黑黑暗暗的地裡挖東挖西的。話是說的很可愛,事情做起來卻真的沒有想像中容易。
首先,在綿延數公里長的浩瀚文獻中找到自己想讀的文件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找到了之後,問題才接踵而至......
具備文獻的語文能力—我的荷蘭文也是熬了一年半的結果—是基本功,面對老文獻真的要用力的是辨認古文字體,也就是所謂的Paleography。
曾聽過教古荷蘭文的老師覺得奇怪,他教十七世紀荷蘭文多年,發現荷蘭學生反而比國際生更怕,也更不懂得如何閱讀及辨識古荷蘭文手稿。
我自己也曾經遇過荷蘭同學「擔心」我一個外國人無法讀十八世紀的荷蘭文,而在課堂上很客氣地指著我問了老師一句:「她行嗎?」我當下聽了,只是露出招牌笑容,聳聳肩。等交出這篇研究報告時,我特別在某個註解裡提出之前擔心我的同學誤讀某句荷蘭原文的意思,並重新提出解釋,老師說他認同我的版本,說很好;我則說還好,有做到自己該做的事情就好,放下了心。
文獻手稿字體不好辨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可能是因為手稿本身的狀況不好。史料畢竟都有一百歲以上,滄桑二字刻滿每一頁,字句段落有時真的快要消失看不出來,若是微卷(microfilm)則可能像衣不蔽體的身軀,前後互相呼應,非常不美麗,也不好看,這時候如果看見讀微卷的電腦螢幕上出現大大一個X或斜斜一條線 /,小鼴鼠就像是遇到知音,感激不盡那體貼,給了她一個順理成章跳過去的理由。
字體不好辨認的原因還可能是因為作者的風格。說實在,有些古人的字寫得真好看,讓我情不自禁拍了幾百張照片帶回家欣賞,再痛苦讀不懂,當藝術品看看也爽啊!比如說,古人的s看起來可能像f、r、u、v、w,總是連在一起傻傻叫人分不清楚;上d 下g、上k 下y全都勾的細細長長,自動連結隔壁兩旁的字母,也不怕造成閱讀困擾;字母要不要大寫不一定,又要放哪裡也隨個人高興;各種功能詞(如連接詞、代名詞、指示詞等)要縮、要連、要撇、要省,通通一起來;興之所至,還會左右上下畫一條、兩條、三條線,有直,有曲,有多難懂啊!
種種又種種的,一點都不可能無聊,比一齣熱鬧的舞台劇有過之而絕無不及。
那種與古文字較勁的滋味,簡直就是又痛苦,又過癮。
退休教授把歷史學家叫做專扒文獻的小鼴鼠,躲在黑黑暗暗的地裡挖東挖西的。話是說的很可愛,事情做起來卻真的沒有想像中容易。
首先,在綿延數公里長的浩瀚文獻中找到自己想讀的文件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找到了之後,問題才接踵而至......
具備文獻的語文能力—我的荷蘭文也是熬了一年半的結果—是基本功,面對老文獻真的要用力的是辨認古文字體,也就是所謂的Paleography。
曾聽過教古荷蘭文的老師覺得奇怪,他教十七世紀荷蘭文多年,發現荷蘭學生反而比國際生更怕,也更不懂得如何閱讀及辨識古荷蘭文手稿。
我自己也曾經遇過荷蘭同學「擔心」我一個外國人無法讀十八世紀的荷蘭文,而在課堂上很客氣地指著我問了老師一句:「她行嗎?」我當下聽了,只是露出招牌笑容,聳聳肩。等交出這篇研究報告時,我特別在某個註解裡提出之前擔心我的同學誤讀某句荷蘭原文的意思,並重新提出解釋,老師說他認同我的版本,說很好;我則說還好,有做到自己該做的事情就好,放下了心。
文獻手稿字體不好辨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可能是因為手稿本身的狀況不好。史料畢竟都有一百歲以上,滄桑二字刻滿每一頁,字句段落有時真的快要消失看不出來,若是微卷(microfilm)則可能像衣不蔽體的身軀,前後互相呼應,非常不美麗,也不好看,這時候如果看見讀微卷的電腦螢幕上出現大大一個X或斜斜一條線 /,小鼴鼠就像是遇到知音,感激不盡那體貼,給了她一個順理成章跳過去的理由。
字體不好辨認的原因還可能是因為作者的風格。說實在,有些古人的字寫得真好看,讓我情不自禁拍了幾百張照片帶回家欣賞,再痛苦讀不懂,當藝術品看看也爽啊!比如說,古人的s看起來可能像f、r、u、v、w,總是連在一起傻傻叫人分不清楚;上d 下g、上k 下y全都勾的細細長長,自動連結隔壁兩旁的字母,也不怕造成閱讀困擾;字母要不要大寫不一定,又要放哪裡也隨個人高興;各種功能詞(如連接詞、代名詞、指示詞等)要縮、要連、要撇、要省,通通一起來;興之所至,還會左右上下畫一條、兩條、三條線,有直,有曲,有多難懂啊!
種種又種種的,一點都不可能無聊,比一齣熱鬧的舞台劇有過之而絕無不及。
而且,還是一齣非得回頭看上幾遍的劇。因為實在太容易犯錯了,一不小心就可能看走眼,再回去又會得出不同的字母,拼出不同的單字,也就歸論出不同的解釋。這對靠解讀古文獻過活的歷史人來說,其實相當恐怖,要說是文獻活,可以從多方面解釋,恐怕也會落得被白眼,被私下形容成不認真、不仔細、不看書、又蠢蛋吧。
辨認文獻古文字體不只是要看出寫的是什麼字,還得看懂寫的是什麼意思,重點不只是單字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單字在當時的脈絡下(例如時間的脈絡、環境的脈絡)的含意。
比如說,我在這篇研究報告曾引用這48位生意人的話,他們形容當時的St. Eustatius島為 "een verlaaten vlek",我以為是「被放棄的汙點」,因為verlaaten(現代荷文是verlaten)是離棄,vlek則是斑點、汙點、疤痕或瑕疵,心想這些人是在哀怨荷蘭西印度公司沒有用心好好治理當地,讓他們自比為沒爹沒娘疼愛的小孩。
回到課堂上討論這篇報告時,老師說延伸解讀起來是這樣沒錯,但是vlek這個字解錯了。現代荷文可能不這麼用,但老荷文看vlek其實是介於大市鎮與小村子之間的中型聚落,所以這三個字翻譯起來應該叫「失落園」(a lost hamlet)。
這不是多美嗎!我當時顯然一點都沒有不好意思解錯單字的表情,又驚呼古代生意人也會用這麼美麗的語言,又一臉憂慮不知道要怎麼學習這種漂亮的語言知識,弄得老師只好笑笑說:「好啦好啦,這是妳下一部小說的名稱啦」。
老師們研究「荷蘭在西半球」都已長達數十年。對他們而言,這種由48位,又叫William、又叫John、又叫Richard、又叫James,看起來都是英國商人,卻髦起來一起連署寫貿易請願書給荷蘭西印度公司的情況並不多見。就他們所知,這份文件也還沒出版討論過,背後的涵義牽涉很廣,可以說明島上的經商結構,甚至搞不好一(我想的)一是場黑暗的貿易戰吧,英國人派打手提供錯誤資訊,好讓荷蘭做出錯誤政策,徹底退出加勒比海。後面那個陰謀說比較有趣。
我這個飛來研究「荷蘭在東半球」真的算隻瞎貓,平常在房間已經被出版的文獻寵得,根本就不需出門坐火車去海牙翻舊檔案;真的為了這堂課去了,還不小心一次就找到這麼有趣的東西。或許,也該承認自己花言巧語的功夫有到。雖然交出去的研究報告有些解讀已經在討論中證明不正確,但老師們都被我弄得心癢癢,很想去找這份文件讀讀。他們肯定可以讀出比我更精彩的東西,然後又在這個領域腥風血雨一番。
跟其他同學不同,我並不介意當這種無價勞工,也不介意連日的血汗到時是別人的名字和成就。畢竟,近代早期的西半球貿易和黑奴歷史並不是自己以後會深刻耕耘的領域,有幸能助一臂之力,還藉此得到自己想要的經驗與知識,幫助我往自己真正的興趣發展,例如西半球的原住民族群,這結果有什麼不好?
就是這樣和十八世紀的古荷文打了一場戰,有功有過,弄得真的傷痕累累,卻實在很痛快。很爽。有種什麼都比不上的成就感。
辨認文獻古文字體不只是要看出寫的是什麼字,還得看懂寫的是什麼意思,重點不只是單字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單字在當時的脈絡下(例如時間的脈絡、環境的脈絡)的含意。
比如說,我在這篇研究報告曾引用這48位生意人的話,他們形容當時的St. Eustatius島為 "een verlaaten vlek",我以為是「被放棄的汙點」,因為verlaaten(現代荷文是verlaten)是離棄,vlek則是斑點、汙點、疤痕或瑕疵,心想這些人是在哀怨荷蘭西印度公司沒有用心好好治理當地,讓他們自比為沒爹沒娘疼愛的小孩。
回到課堂上討論這篇報告時,老師說延伸解讀起來是這樣沒錯,但是vlek這個字解錯了。現代荷文可能不這麼用,但老荷文看vlek其實是介於大市鎮與小村子之間的中型聚落,所以這三個字翻譯起來應該叫「失落園」(a lost hamlet)。
這不是多美嗎!我當時顯然一點都沒有不好意思解錯單字的表情,又驚呼古代生意人也會用這麼美麗的語言,又一臉憂慮不知道要怎麼學習這種漂亮的語言知識,弄得老師只好笑笑說:「好啦好啦,這是妳下一部小說的名稱啦」。
老師們研究「荷蘭在西半球」都已長達數十年。對他們而言,這種由48位,又叫William、又叫John、又叫Richard、又叫James,看起來都是英國商人,卻髦起來一起連署寫貿易請願書給荷蘭西印度公司的情況並不多見。就他們所知,這份文件也還沒出版討論過,背後的涵義牽涉很廣,可以說明島上的經商結構,甚至搞不好一(我想的)一是場黑暗的貿易戰吧,英國人派打手提供錯誤資訊,好讓荷蘭做出錯誤政策,徹底退出加勒比海。後面那個陰謀說比較有趣。
我這個飛來研究「荷蘭在東半球」真的算隻瞎貓,平常在房間已經被出版的文獻寵得,根本就不需出門坐火車去海牙翻舊檔案;真的為了這堂課去了,還不小心一次就找到這麼有趣的東西。或許,也該承認自己花言巧語的功夫有到。雖然交出去的研究報告有些解讀已經在討論中證明不正確,但老師們都被我弄得心癢癢,很想去找這份文件讀讀。他們肯定可以讀出比我更精彩的東西,然後又在這個領域腥風血雨一番。
跟其他同學不同,我並不介意當這種無價勞工,也不介意連日的血汗到時是別人的名字和成就。畢竟,近代早期的西半球貿易和黑奴歷史並不是自己以後會深刻耕耘的領域,有幸能助一臂之力,還藉此得到自己想要的經驗與知識,幫助我往自己真正的興趣發展,例如西半球的原住民族群,這結果有什麼不好?
就是這樣和十八世紀的古荷文打了一場戰,有功有過,弄得真的傷痕累累,卻實在很痛快。很爽。有種什麼都比不上的成就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