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翻譯小說。
十一月上市了。編輯要我趕緊宣傳,出版社畢竟需要好的銷售數字。
上網看了一些試讀心得,多數人都說這是一部療傷系小說。正如書名"幸福推手" 所指,故事主人翁安琪便是用一個個蛋糕聆聽、協助、疊出一層層幸福的結局。
小說大方向是這樣發展沒錯,當初也是如此才想出幸福推手這四個字。然而,我自己卻愛看小說裡頭透露非洲現況的矛盾,又身兼記者身分的作者暗批十九世紀歐洲列國瓜分非洲之後留下的荒謬情景。
一道道國界畫出想像中的社群,真正在與言語和文化之間相連的族群卻因此四分五裂。要從這樣的角度說這本小說,恐怕會讓人沉重到無法負荷,讀者也會失去興趣了吧。我們為什麼怕沉重的話?
之所以遲遲沒有認真宣傳這本小說是因為封面太白。小說設景在非洲,主人翁和其他角色最怕這種沒有顏色的蛋糕,他們覺得很醜,覺得是白人的傳統。我沒有參與小說翻譯之後的生產過程(包括排版、印刷、設計、上架),所以不知道出版社用意為何。難道是找不到書中提到五顏六色的蛋糕嗎?
或者也可能是經過討論之後的結果。一本書的形成隱含諸多關卡,誰在其中有什麼影響力,什麼樣的觀念主導整本書最後的結果都很難為外人想像。空在窗外說臆測之語也不負責任。我只是好奇,好奇中間到底為了什麼,能值得作出這麼大的犧牲,讓小說主人翁的惡夢就站在封面上。
另一個沒有立即大肆喧嘩的原因就是想藏拙,沒什麼大不了。回頭看自己的東西反而很痛苦。雖然白紙黑字已經是事實,遠遠在自己看不見的地方倒還有一層安全感。害怕是因為稿子怎麼修都不夠,翻譯對不對以外,還有語氣、風格、語言、譬喻、層次、顏色,每一種選擇都需要時間琢磨,偏偏時間卻是譯者(其實是所有人)都不夠用的奢持品。
那些後世譽為經典的作品是怎麼在作者有生之年完成的?裡頭難道一點瑕疵都沒有,純粹完美嗎?還是後人懂得擁抱或者迴避缺點之外,還讚美優點呢?
我沒有答案。我只是想從擁抱自己開始。這本小說的譯者是Saljen lja Palemeq,我就是Saljen。
Wednesday, December 16,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Paiwan Every Day 668: pai
pai, kinemnemanga tiamadju tu kemacu tua ljigim nua kakinan. Free translation : Now, they decided to take their mother's sewing needle...
-
" Burnt Norton "(焚毀的諾頓)是詩人 T. S. Eliot (艾略特,1888-1965) 在1935年創作劇本《大教堂兇殺案》( Murder in the Cathedral )時,製作人發現有些台詞無法在舞台上呈現,希望詩人刪除,...
-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阿迪琪,b. 1977),非洲新生代作家,出了兩本小說、一本短篇故事集,人物情節背景均設於脫離殖民後的母國奈及利亞,得獎連連。頗呼應以下,她受TED組織邀請所做的演講:The Danger of a Single Sto...
-
有一種歷史不是殘垣斷壁,也不是白紙黑字,不必人們爬山涉水前去膜拜,也不需學者孜孜矻矻挑燈夜戰。這種歷史就活在一個人身上,跟著他渡過晨昏日夜,喜怒哀樂,功成名就,退隱山林,又生老病死。 民國100年(西元2011)2月21日,我到屏東縣牡丹鄉石門戶政事務所,正式登...
1 comment:
我看了倒覺得你的介紹很精闢。我要跟你邀書評的稿子!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