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22, 2011

Beginning Postcolonialism (2010)

Beginning Postcolonialism著手後殖民主義》(我的翻譯),英國北部里茲大學英文系John McLeod教授寫的教科書,2000年初版,2010年再版,被萊頓大學英文系教授視為最實用的入門書籍,暱稱為聖經。

另,後殖民主義三巨頭(Edward Said, Homi K. Bhabha,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則被暱稱為神聖的三位一體啊(Holy Trinity)。

我對暱稱(尤其是三巨頭)沒有特別強烈的意見,大概是哪個老師天外飛來的靈感,純粹只想借這種比喻表明這本書的好處罷。

Friday, March 4, 2011

Taiwan (台灣)

此次回台灣,主要是受台灣太平洋研究學會(Taiwan Society for Pacific Studies)邀請,以報告人身分參加由學會主辦,於國家圖書館舉行的「探索太平洋-島觀海洋大陸國際研討會。會議主要在2月16、17日舉行,我報告的場次則排在第二天下午(參考議程)。

會中除了學術報告外,還特意安排時間舉行第三屆生命永續獎頒獎典禮,左圖即是五位得獎人。這一段讓我落淚了,因為每每看到在族人中間生活,並各種姿態奮鬥綻放的勇士們不禁讓自己既感動,也汗顏。這些勇士們和部落的連結是真真切切,而我得靠用文字堆砌出來的橋。這是一段現在要說還理不清的關係,尚需要深深反省才能明白論述,姑且讓我先用淚水帶過。

Thursday, March 3, 2011

Taiwan (台灣)—飛機上的大陸說

今年的情人節搭機返回台灣(Taiwan)。在台時間不長,還是被分成了三大塊:工作、親人、朋友;地點則從台北,飛台東,回屏東,最後從高雄搭高鐵北上,密集約會後才從桃園離境。

幸運的是什麼都做了,即使有不完美或無法繼續陪伴的遺憾,也不會承受不起。反而是回萊頓以後,持續癱瘓多日,是被什麼東西重擊了,久久都起不來,就像有勤奮意思的勇士之珠一直躺在那兒(左圖黑紅白相間的珠子),聽到獵物的呼喚聲後,也只能轉轉身而已。暫且先怪時差吧。

Tuesday, March 1, 2011

Yedda Palemeq

有一種歷史不是殘垣斷壁,也不是白紙黑字,不必人們爬山涉水前去膜拜,也不需學者孜孜矻矻挑燈夜戰。這種歷史就活在一個人身上,跟著他渡過晨昏日夜,喜怒哀樂,功成名就,退隱山林,又生老病死。

民國100年(西元2011)2月21日,我到屏東縣牡丹鄉石門戶政事務所,正式登記改用漢名與族名羅馬拼音並列的名字,如左圖,也正式背起名字後面的歷史。

王雅萍是自出生到現在,家人給予並熟用的漢名;Yedda是陪國中同學上英文補習班時,給班裡的老師取的,英文原意是美麗的聲音;Palemeq則是我們這一家的家屋名,由長嗣(長子或長女)繼承。

Paiwan Every Day 668: pai

pai, kinemnemanga tiamadju tu kemacu tua ljigim nua kakinan.   Free translation : Now, they decided to take their mother's sewing nee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