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Quest of the Silver Fleece (《追求銀色羊毛》,我的翻譯),美國非裔文人W. E. B. Du Bois(1868-1963)於1904至1906年間撰寫,1911年出版的第一本小說。
Du Bois堪稱二十世紀的「文藝復興人」(a Renaissance man)。出生麻州,取得哈佛博士學位,長過九載的人生中,又是社會學家、歷史學者,又是社運人士、非裔民權推動者,又是著作等身的作家、編輯。總之是多才多藝又多產,牛仔可能都沒有他忙。
原打算在一門叫「歷史爭議」(Historical Controversies)的課上分享這本小說,當時的主題是美國南北戰爭(American Civil War,1861-1865)以後的「重建時期」(Reconstruction Period,1865-1877),探討美國史界如何解讀內戰過後,美國企圖在南方建立沒有顏色分界且基於平等公民權的民主,不料卻因種種因素失敗。
教授和其他同學們談的、聽的都是如W.A. Dunning(1857-1922)、W. L. Fleming (1874-1932)、Eric Foner (1943-)、Du Bois...等歷史學者如何辯論反覆,我偏偏想談又是歷史學者、又是創作文人的Du Bois怎麼用小說體裁處理相同的主題。也不知道教授是打哪兒來的消息,或怎麼看穿我有準備離題的打算,硬是在我出口前給擋下了。靈敏的勒。不過,可能也純粹是時間不夠罷了,不需多想。這樣其實好,我個人雖有文史一家的傾向,卻還不能說出甚麼大道理,現階段要在西方史學界堅持文史分家的地盤撒野,怕只會丟人現眼。所以,暫時先不計較。
回到小說,The Quest of the Silver Fleece背景設在內戰後美國南部的阿拉巴馬州,故事圍繞在一對非裔青梅竹馬:小男生Bles離開故鄉,帶著理想前往阿拉巴馬,一邊做棉花工,一邊上學,肯吃苦也腳踏實地;小女生Zora生在阿拉巴馬,原來在白人貴族大地主 Cresswell家中幫傭,後來離開,和Bles一起一邊做棉花工,一邊上學,天性純真爛漫,喜歡自然作夢,誠實不做作。兩人都上Sara Smith建立的黑人學校,也在這裡建立情誼,一起在沼澤深處秘密種植最漂亮的棉花,想藉此賺錢支付學費,支付未來共組家庭的夢想。
Smith校長本身來自北部,她沒有先入為主的階級觀念與種族歧視,相信教育可以幫助黑人發展潛力,建立自給自足的能力,於是南下建立黑人學校,並且經營數十年,實踐不分顏色的平等理念。然而,當時的大環境實際上不如重建口號般友善。一方面,南方的白人(southern whites或scalawags)不是如有錢人家Cresswell一樣認為黑人是次等人種,教育不僅無用,反而會給他們幻覺,自以為可以和白人平起平坐,因而不安分、不工作,大地主也因此失去勞力;便是如其他小地主們毫不關心,把所有精力全部投入如何增加自家棉田的產值或地方聲譽。另一方面,北方的白人(northern whites,如南下發財者則稱之為carpetbaggers)不是如有錢的寡婦Mrs. Gray雖有心想利用自己的財力幫助黑人發展,卻可能不諳情勢,而被有心人利用;便是如John Taylor之流,帶著資金和投資理念,只想靠壟斷棉花產業,在南方發大財。
Smith校長便在這種表裡各一套的情況下面臨關校的危機,原本兩小無猜又各有天賦的Bles和Zora也在他人介入下分手,各奔東西。分手的理由是Bles發現Zora之前曾被白人老闆侵犯過,不純潔了。他又傷心、又失望,於是離開阿拉巴馬到華盛頓,發展自己的理想;Zora則經歷生不如死的痛苦後,也學習放手,漸漸釐清自己的方向。有別於分裂的黑人情侶,南方的白人Cresswell和北方的白人Taylor卻歡喜結成親家,成功壟斷建立棉花王國,大賺好幾筆。連政治的餅也吃上好幾口。
故事後半部,潮流漸漸轉向。白人有錢有勢後,婚姻卻陸續破裂,往日的王國也不再風光,問題慢慢浮現。相反地,走過心碎的黑人青梅竹馬在各自的道路上學習成熟,依舊秉持初衷:Zora有能力買地後,在自己的故鄉建立孤兒學院,Bles也從華盛頓返回,兩人重逢,再續年少追求銀色羊毛(棉花)的夢想。小說封面便是Bles跪求Zora,說自己還深深愛著,卻已經不配。結局是浪漫的。
我發現自己在情感上很難接受Du Bois的浪漫結局,尤其是Bles在華盛頓也曾經追求另一位,只是對方最後選擇權勢與金錢,即使有愛,也不肯因此陪他過平凡的日子。他真的變心過。看過《犀利人妻》者,也許就會懷疑Zora為什麼還要回去,情感上已經受到如此傷害,不是就沒必要回去了嗎?謝安貞說的。
讓自己難以接受的其實是這種結局不實際,很老套,已經二十世紀初了,仍然如此八股,很驚訝而已。然而,感情是不是應該回去,則是另一個課題,而且答案應該要因個案而異。《犀利人妻》的結局是符合當下追求自我的調性,受歡迎很自然,卻不應該被當成公式套進所有關係(包括自己的)解釋,甚至當指導原則。能不能用、該不該用、又怎麼用都要以個案為主,懶不得。追求方便的後果有時很嚴重。
我這方面功力尚淺,常常「看一個影,生一個子」(台語),情緒化的很。待磨。
準備在課上分享的當然不是自己的感情觀,而是Du Bois如何利用小說呈現重建時期的許多面向,也藉此表達自己對黑人同胞的鼓勵期許。歷史學者Du Bois為詮釋重建時期的歷史分別在1910、1935年發表專文專書,強調重建雖然失敗,因此建立的學校、教會、某些政治機構卻給黑人發展的契機,證明他們並不是次等人種,也因此翻轉前面由Dunning引導的學術意見。簡單地說,同樣身為黑人的Du Bois是第一位在這段歷史中替黑人能動性發聲的歷史學者。
然而,正是因為他的黑人血統,也因為他同時兼有許多身分,使得他的歷史專書被批評為不夠嚴謹專業、沒有太多文獻佐證、有被熱情引導理智的嫌疑。換句話說,牛仔太忙也會被當成批評的標靶。也許如此,會有點遺憾。因人廢言當然不可取,不是黑人就不能理智持平處理與黑人有關的議題,這題目老的不能再老了;但是,如果允許自己因為激動的感情,而忽略了基本功夫--比如歷史書的文獻來源真的很重要--還要其他人不這樣批評,也其實是天方夜譚。所以,我默不作聲,沒有繼續辯論。
不過,小說家Du Bois可不一樣。
在這本小說裡(不論裡頭一廂情願的浪漫情懷),他強調教育的重要性,黑人可以因為教育翻身;他一反南北聯姻通常被視為美國團結的象徵,讓不僅利用黑人、也互相利用的Cresswell、Taylor婚姻破局,呈現重建的失敗也要歸咎這種南北聯合;他描繪錯綜複雜的各種勢力,不是所有白人都是壞人或加害者,也不是所有黑人都是好人或受害者,重建的失敗與否是很多因素互動交錯下的結果,然而,亟欲搬出解釋的歷史學者就算清楚這個道理,礙於篇幅、題目、後來的詮釋意見,多半也會被推入某個陣營,被新人挑剔,於是正反正反正的意見就會隨著時間慢慢出現。每一個上過的歷史爭議都如此:正統派-->反對或修正派-->綜合派-->現在不知道什麼派。
整堂課下來,聽了所有報告,發現二十世紀美國史界對重建時期的詮釋都可以在這本小說裡找到影子,看了小說會更清楚美國重建時期間什麼是南scalawag、北carpetbagger,什麼是南重農、北重商,什麼是南共和、北民主,什麼是黑人神祕主義、白人資本思想...等等,又這些力量的界線如何模糊、重疊,然後造成各種結果。人生不就是這樣嗎?
Du Bois的小說不是沒有缺點,別人也說,我自己也說。但是,這不影響它的價值。有時候,小說家反而更能呈現真實,不是嗎?
Smith校長本身來自北部,她沒有先入為主的階級觀念與種族歧視,相信教育可以幫助黑人發展潛力,建立自給自足的能力,於是南下建立黑人學校,並且經營數十年,實踐不分顏色的平等理念。然而,當時的大環境實際上不如重建口號般友善。一方面,南方的白人(southern whites或scalawags)不是如有錢人家Cresswell一樣認為黑人是次等人種,教育不僅無用,反而會給他們幻覺,自以為可以和白人平起平坐,因而不安分、不工作,大地主也因此失去勞力;便是如其他小地主們毫不關心,把所有精力全部投入如何增加自家棉田的產值或地方聲譽。另一方面,北方的白人(northern whites,如南下發財者則稱之為carpetbaggers)不是如有錢的寡婦Mrs. Gray雖有心想利用自己的財力幫助黑人發展,卻可能不諳情勢,而被有心人利用;便是如John Taylor之流,帶著資金和投資理念,只想靠壟斷棉花產業,在南方發大財。
Smith校長便在這種表裡各一套的情況下面臨關校的危機,原本兩小無猜又各有天賦的Bles和Zora也在他人介入下分手,各奔東西。分手的理由是Bles發現Zora之前曾被白人老闆侵犯過,不純潔了。他又傷心、又失望,於是離開阿拉巴馬到華盛頓,發展自己的理想;Zora則經歷生不如死的痛苦後,也學習放手,漸漸釐清自己的方向。有別於分裂的黑人情侶,南方的白人Cresswell和北方的白人Taylor卻歡喜結成親家,成功壟斷建立棉花王國,大賺好幾筆。連政治的餅也吃上好幾口。
故事後半部,潮流漸漸轉向。白人有錢有勢後,婚姻卻陸續破裂,往日的王國也不再風光,問題慢慢浮現。相反地,走過心碎的黑人青梅竹馬在各自的道路上學習成熟,依舊秉持初衷:Zora有能力買地後,在自己的故鄉建立孤兒學院,Bles也從華盛頓返回,兩人重逢,再續年少追求銀色羊毛(棉花)的夢想。小說封面便是Bles跪求Zora,說自己還深深愛著,卻已經不配。結局是浪漫的。
我發現自己在情感上很難接受Du Bois的浪漫結局,尤其是Bles在華盛頓也曾經追求另一位,只是對方最後選擇權勢與金錢,即使有愛,也不肯因此陪他過平凡的日子。他真的變心過。看過《犀利人妻》者,也許就會懷疑Zora為什麼還要回去,情感上已經受到如此傷害,不是就沒必要回去了嗎?謝安貞說的。
讓自己難以接受的其實是這種結局不實際,很老套,已經二十世紀初了,仍然如此八股,很驚訝而已。然而,感情是不是應該回去,則是另一個課題,而且答案應該要因個案而異。《犀利人妻》的結局是符合當下追求自我的調性,受歡迎很自然,卻不應該被當成公式套進所有關係(包括自己的)解釋,甚至當指導原則。能不能用、該不該用、又怎麼用都要以個案為主,懶不得。追求方便的後果有時很嚴重。
我這方面功力尚淺,常常「看一個影,生一個子」(台語),情緒化的很。待磨。
準備在課上分享的當然不是自己的感情觀,而是Du Bois如何利用小說呈現重建時期的許多面向,也藉此表達自己對黑人同胞的鼓勵期許。歷史學者Du Bois為詮釋重建時期的歷史分別在1910、1935年發表專文專書,強調重建雖然失敗,因此建立的學校、教會、某些政治機構卻給黑人發展的契機,證明他們並不是次等人種,也因此翻轉前面由Dunning引導的學術意見。簡單地說,同樣身為黑人的Du Bois是第一位在這段歷史中替黑人能動性發聲的歷史學者。
然而,正是因為他的黑人血統,也因為他同時兼有許多身分,使得他的歷史專書被批評為不夠嚴謹專業、沒有太多文獻佐證、有被熱情引導理智的嫌疑。換句話說,牛仔太忙也會被當成批評的標靶。也許如此,會有點遺憾。因人廢言當然不可取,不是黑人就不能理智持平處理與黑人有關的議題,這題目老的不能再老了;但是,如果允許自己因為激動的感情,而忽略了基本功夫--比如歷史書的文獻來源真的很重要--還要其他人不這樣批評,也其實是天方夜譚。所以,我默不作聲,沒有繼續辯論。
不過,小說家Du Bois可不一樣。
在這本小說裡(不論裡頭一廂情願的浪漫情懷),他強調教育的重要性,黑人可以因為教育翻身;他一反南北聯姻通常被視為美國團結的象徵,讓不僅利用黑人、也互相利用的Cresswell、Taylor婚姻破局,呈現重建的失敗也要歸咎這種南北聯合;他描繪錯綜複雜的各種勢力,不是所有白人都是壞人或加害者,也不是所有黑人都是好人或受害者,重建的失敗與否是很多因素互動交錯下的結果,然而,亟欲搬出解釋的歷史學者就算清楚這個道理,礙於篇幅、題目、後來的詮釋意見,多半也會被推入某個陣營,被新人挑剔,於是正反正反正的意見就會隨著時間慢慢出現。每一個上過的歷史爭議都如此:正統派-->反對或修正派-->綜合派-->現在不知道什麼派。
整堂課下來,聽了所有報告,發現二十世紀美國史界對重建時期的詮釋都可以在這本小說裡找到影子,看了小說會更清楚美國重建時期間什麼是南scalawag、北carpetbagger,什麼是南重農、北重商,什麼是南共和、北民主,什麼是黑人神祕主義、白人資本思想...等等,又這些力量的界線如何模糊、重疊,然後造成各種結果。人生不就是這樣嗎?
Du Bois的小說不是沒有缺點,別人也說,我自己也說。但是,這不影響它的價值。有時候,小說家反而更能呈現真實,不是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