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11, 2011

Calingit Old Trail (台灣)

阿朗壹古道。台灣環島公路的缺口?或世界自然人文的寶庫?

話說1638年,荷蘭人夥同瑯嶠(現為恆春)原住民浩浩蕩蕩出發,前往東部尋金。那是繼1636年底,和瑯嶠頭目簽訂和平協議後,荷蘭人第一次又有規模、又很正式的尋寶活動。

荷人領隊Johan Van Linga在日記中,描寫一行人從瑯嶠領域挺進台東卑南地盤而經過的土地:遍布石頭,又時逢河水、雨水、海水浸潤,滑溜難行,一邊山一邊海,讓荷蘭士兵吃足苦頭。

我私底下想,那很可能就是目前為了是否開發台26線公路,而鬧得沸沸揚揚的旭海-南田或瑯嶠-卑南或阿朗壹古道。

Sunday, November 20, 2011

Een nieuwe kijk op de eigen geschiedenis / 我的歷史新視野

這篇文章登在Nuffic(Netherlands Organization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荷蘭高教國合組織)所屬的雜誌Transfer 3,第19卷26-28頁,2011年11月出刊。全文為荷蘭文,作者是自由撰稿兼攝影人Johannes Odé

出身荷蘭的作者Odé先生根本是奇人一枚。

他滿頭白髮,滿臉白鬍,一個人全世界跑透透也不以為苦,到處攝影蒐集世界有趣的畫面,日積月累之下也成了可以養活自己的資料庫。要他不跑,不可能;所幸有包容的家人和志趣相同的朋友,一路相挺,成就他不必朝九晚五,可以環遊世界的自由生活。

也就是在今年八月去斯里蘭卡參加Encompass研討會時,認識了當時接受Transfer雜誌委託,也起身前往斯國訪問的Odé先生。

當時他計畫和一些Encompass計畫底下的學生聊聊,替這段已進行五年,橫跨世紀、橫跨海洋的歷史學術合作宣傳寫文章,於是邀我和另一位來自斯里蘭卡的學姊受訪。這篇署名"Een nieuwe kijk op de eigen geschiedenis"的文章— [荷文直譯為一個看我的歷史的新眼光]—便是我們先在斯里蘭卡面談,再加上後來數次EMAIL往返之後的結果。

Tuesday, November 1, 2011

唱歌這件事 (About singing)

2011年10月29日(禮拜六)

荷蘭印尼大使館舉辦年度聚會,有美食、攝影和樂團比賽。印尼同學興沖沖報名了,也把我算在內。好不容易有唱歌的機會,哪能放棄?儘管不懂印尼文,也沒關係。

大家連續練了一個禮拜,就唱兩首歌。一首印尼童謠改編,一首印尼流行音樂歌曲。嘞嘞拉拉,劈啪劈啪。自己唱什麼也不懂,就是硬記硬背,真的比練十八世紀荷蘭文難太多,因為我根本無從想像,也沒有文法或單字基礎可以理解。只靠音樂、節奏帶我走出看不透的語言,唱出感動與趣味。

Wednesday, August 24, 2011

Sri Lanka (斯里蘭卡)

去了一趟斯里蘭卡 (Sri Lanka)

短短一個禮拜的行程,從入境後幾小時到離境前幾小時,都有滿滿的節目,連路經的每個機場(維也納、孟買、可倫坡)也要參一腳,老有插曲,讓行李至今還在外面流浪,也讓我即使坐在萊頓的房裡,斯里蘭卡行卻其實尚未停止。

到頭來,我的斯里蘭卡就像從一扇燈塔窗戶往外看印度洋,畫在仔仔細細塗好的框框裡,一切很有秩序,很照計畫行事:

前四天三夜–>日間在首都可倫坡(Colombo)開研討會,夜間則造訪前荷蘭東印度公司(VOC)遺址和廟宇;

中間三天兩夜–>南下兩港口Galle和Matara,馬不停蹄被荷蘭老教授的歷史情懷驅趕,到處走訪荷蘭人的城堡、教會、洋房;

最後兩天一夜–>北上中部古都Kandy和1982年UNESCO遺址Sigiriya,跟著當地人數算他們的虔誠與中世紀以前的歷史。

Saturday, July 30, 2011

Vermeer's Hat (2008)

副標:The Seventeenth Century and the Dawn of the Global World(十七世紀與全球化世界之興起)。作者:Timothy Brook (加拿大歷史學者卜正民)。出版社:紐約Bloomsbury Press, 2008。

台灣遠流出版社於2009年出繁體中文版,書名改為:維梅爾帽子:從一幅畫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

如用作者在書裡常用的門比喻,會感覺中文書名(尤其是副標)少了什麼,好像指出了窗,卻不見了廊;雙眼都在靠門邊了,也沒抓出屋裡的內裝,終究維梅爾的畫不過是其中一道望進十七世紀的窗或門而已。

網路上已有許多感想,例如RainReader's Memory;也有專業書評,例如東華大學蔣竹山老師的評論;還有昆布大哥的詩作窗邊的藝術家。我談這本書,卻打算憑著一股衝動,翻轉閱讀習慣順序,直闖作者的廚房,從最後面的致謝文(Acknowledgments)和書目(Recommended Reading and Sources)出發,也只關注他的敘事技巧對書寫歷史(尤指世界史World History)的啟發。這個念頭完全源自一場飯局......

Friday, July 22, 2011

Paleography: A Historian's Glorious Wound

左圖是48位在加勒比海St. Eustatius小島經商的歐洲各國生意人連署寫給荷蘭西印度公司(Dutch West India Company)的請願書(第1頁),日期為1787年7月29日。當時St. Eustatius已被荷蘭佔為貿易據點,正透過位於阿姆斯特丹的西印度公司治理。

這份文件目前藏於海牙國家文獻館(Nationaal Archief),庫存索引為Tweede WIC 1.05.01.02,第1195號。

整份請願書長達53頁,內容描寫加勒比海貿易現況、St. Eustatius小島的優缺點、歐洲列強(如西班牙、法國、英國、丹麥等)的競爭力、荷蘭西印度公司的治理問題......等等。

生意人們最主要的目的在要求西印度公司鬆綁貿易政策,開放St. Eustatius小島為自由貿易港口,並允許在島上自由買賣非洲黑奴;否則,荷蘭(包括他們自己)將失去在加勒比海的貿易先機,也會失去龐大的利潤。

第1頁的十八世紀荷蘭原文抄錄如下:

Tuesday, July 12, 2011

London (英國)

第三次造訪這個國際之都 London,距離前兩次已有年餘,人也從原來鑽研英美文學的領域轉轉轉,轉到目前從歐洲擴張歷史細看原住民書寫研究。這段時間以來,被拜訪的都市也許變化不多,看都市的人儼然已經眼光不同。

這次從荷蘭出發,先搭國際火車(HiSpeed)到布魯塞爾,再轉搭歐洲之星(Eurostar,如左圖),經法國,走英倫海峽隧道,直奔倫敦國王十字車站。如接駁得好,旅程不過五、六小時,旅費可低於140 €。

回程時,我錯過原訂的便宜早班,服務人員二話不說便幫我換下一班車次,也沒有額外收費,讓我在身無幾文的情況下,順利回到歐洲大陸。換言之,歐洲之星方便,服務好,整個火車旅程算是愉悅。

Sunday, June 26, 2011

Small World (1984)

Small World,世界真小。英國當代作家David Lodge的小說,副標題:An Academic Romance。

然而,這卻是一部非常、非常不浪漫的小說。

鑽研英美文學及文化研究的教授們飛來飛去,在航空業發達的二十世紀,奔波於面積擴及全世界的地球校園,演講、授課、發表論文、還人情、建人脈、尋找豔遇、藉口出走、遠離令人氣餒的工作環境和家庭生活、尋找一成不變中的變化。

種種的種種都是一樣的企圖:期待濃縮於幾天的強烈刺激―思想上的、情感上的、肉體上的―幫自己找回生活的熱情。

Defamiliarize the familiar,引用俄國形式主義學者Viktor Shklovsky(1893-1984)。陌生不陌生的,好在其中成為,或至少自以為是新造的人。

Monday, June 20, 2011

At The End of Formosa

我在第八屆歐洲台灣研究學會研討會(8th EATS Conference)中分享的台灣原住民故事:



故事摘要:

Yedda Palemeq's paper "At The End of Formosa—Indigenous Agency in Lonckjouw-Dutch Encounter (1636-1645)", presented  in the 8th EATS Conference (May 14, 2011) in Ljubljana University, Slovenia. An excerpt of her abstract is as followed:

"The focus of this essay is Lonckjouw, an indigenous kingdom on the southernmost tip of Formosa, where the Dutch VOC ventured since early 1636 to open the way to the legendary gold in the east. It is a reconstruction of how local people of Lonckjouw reacted toward the Dutch advance strictly based on secondary and primary sources. It presents indigenous agency demonstrated by various indigenous villages in their resistance to and collaboration with the Europeans. The nature of indigenous agency reconstructed from colonial archives is still prone to debates. Without claiming a true or real indigenous agency, this reconstruction of a narrative of Lonckjouw-Dutch encounter shows how re-reading and re-writing are both essential to the writing of the history of people without history."

Sunday, June 19, 2011

MATZKA

舉雙手推薦來自台灣台東,排灣族與卑南族的搖滾雷鬼團體:MATZKA,2011年台灣第22屆金曲獎最佳樂團獎。You can't afford to miss this indigneous band Matzka from Taiwan.


東排灣語歌詞+雷鬼曲風:Ma Do Va Do (像狗一樣)


(PS. 一開始還有東排灣語的廣播,勸男人們不要像狗一樣,看了女人就流口水,也不要只借酒膽追求。看了真是好笑,因為都遇過了。你當晚要不喝醉,搞不好我們早結婚了吧?哈哈。)

Saturday, June 11, 2011

Pirate, Preacher and Professor (I-IV)

We made a Dutch play, "Pirate, Preacher and Professor", in June 2011 for my beloved then-retiring supervisor, Professor Leonard Blussé. This is probably the only time in my life that I got to speak so much 18th-century Dutch. Professor Blussé is a man of great learning and deep culture; I am glad his heart was delighted by our amateur play.

我們在2011年6月6日為萊登大學歷史系包樂史教授退休歡送會演了一齣18世紀的割台紀,我演女主角Cornelia,大概是這一輩子說最多古荷蘭文的表演了:



Hambroek's Daughter: Cornelia

2011年6月6日(禮拜一),老闆 Prof. dr. J.L. (Leonard) Blussé van Oud-Alblas正式從萊頓大學歷史系教授職位退休。

他老人家愛戲,親自出力出資,又訂漢學院場地,又租用戲服,就讓我們這群學生為他粉墨登場,演一齣1662年鄭成功逼退荷蘭人的戲碼:De Piraat en de Dominee (海盜與牧師)。

原著劇本是劇作家Joannes Nomsz 的Antonius Hambroek (1775年)。

話說Coxinga(鄭成功)原想利用牧師Hambroek當人質,逼當時福爾摩沙最後一任總督Coyet放棄熱蘭遮城,於是派他前去,以自己的性命為代價,向Coyet勸降。沒想到牧師不怕死,真正的生命在此行之後,寧願犧牲自己,也不肯同胞投降,最後從容就義。

原著是如此。而我們演出的版本經文學院Dr. Ton Harmsen改編後,多了個有趣的轉折,死的並不是牧師Hambroek,而是......。

Tuesday, May 17, 2011

8th EATS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Ljubljana (盧布里亞那大學),正是第八屆EATS研討會的舉辦地點。

往年曾在西班牙馬德里、捷克布拉格、德國杜賓根......等地舉辦過。此次特地到東歐斯洛維尼亞的首都盧布亞里那辦,除了當地有願意出力協辦的大學系所之外,也是想提高EATS在東歐的能見度,這是協會往後的工作重點。

EATS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Taiwan Studies,歐洲台灣研究協會),八年前成立,去年於德國登記立案。雖然平常忙於研究的教授或講師級的董事們不熟悉立案組織大會的召開流程,還是勉力依據德國法律進行一切討論,例如董事成員改選、一般事務提案等等。讓我這個才加入的學生會員(20 €),雖然經過一天研討會緊湊不已的行程後,已經身心俱疲了,坐在底下開會員大會,看了還覺得挺有趣。

Ljubljana & Bled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斯洛維尼亞),以飛龍當首都市徽的國家。

這條龍終於在1991年6月,趁蘇聯解體時,帶著當時算加盟共和國的斯洛維尼亞飛離Yugoslavia (南斯拉夫) 的懷抱,至今獨立剛好要滿三十年,而南斯拉夫也陸續在加盟國紛紛獨立中(1992-2003),慢慢成為歷史名詞。

這讓我想到Samuel P. Huntington (1927-2008)和他的第三波民主(The Third Wave: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他在書裡提到二十世紀下半葉,六十餘個國家(歐洲、亞洲、拉美、非洲等)都經歷過民主化的轉型過程。位於巴爾幹半島西北邊的斯洛維尼亞也是其中之一。

Friday, May 6, 2011

Middelburg & Veere (荷蘭)

荷蘭解放日,到Middelburg & Veere騎單車,看市集,逛小城,在草地裡野餐,還踩踩沙灘。

 一條鄉間小路,一台一天不過7.5歐元的單車,天氣很好,出了Middelburg城外的人景也都很配合,雖然不時飄來突兀的動物便便味,裹在新鮮的泥土綠草香,也不會太難忍受,反而有一股自然就在身邊的親切。

Tuesday, April 26, 2011

Return to Essentials (1990)

Return to Essentials: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Present State of Historical Study 。重返原點:歷史研究現況二三思,我的翻譯。

薄薄一本(含索引共128頁),只收錄作者五篇演講稿:1968年劍橋大學英國憲政史教授就職演說、1984年劍橋大學現代史教授就職演說、1990年密西根大學三場演說。

就談歷史研究應該怎麼做,即使不厚不重,信仰堅定,道理一致,反而力量十足。

談的人是Geoffrey R. Elton(1921-1994),英國史界重要人士,在劍橋時受學生愛戴,卻不受同儕歡迎。其實不難想像,因為他堅持歷史作為一個專業領域的學格,既不推崇馬克思的階級鬥爭說,也不接受後現代主義強調歷史看誰搞的論點,再加上語言直接不造作,跟其他人吵架不過是遲早的事而已。

Wednesday, April 20, 2011

The Quest of the Silver Fleece (1911)

The Quest of the Silver Fleece (追求銀色羊毛,我的翻譯),美國非裔文人W. E. B. Du Bois(1868-1963)於1904至1906年間撰寫,1911年出版的第一本小說。

Du Bois堪稱二十世紀的文藝復興人(a Renaissance man)。出生麻州,取得哈佛博士學位,長過九載的人生中,又是社會學家、歷史學者,又是社運人士、非裔民權推動者,又是著作等身的作家、編輯。總之是多才多藝又多產,牛仔可能都沒有他忙。

原打算在一門叫歷史爭議(Historical Controversies)的課上分享這本小說,當時的主題是美國南北戰爭(American Civil War,1861-1865)以後的重建時期(Reconstruction Period,1865-1877),探討美國史界如何解讀內戰過後,美國企圖在南方建立沒有顏色分界且基於平等公民權的民主,不料卻因種種因素失敗。

Friday, April 8, 2011

Marekerk-海外宣教(Uitzending)

萊頓鎮的老教堂Marekerk:簡單毫無裝飾的白色牆面直指教堂跟隨新教傳統,除了頭頂的穹狀圓頂、幾盞豪華的吊燈、會眾身後的管風琴特別顯眼外,教堂內並沒有其他複雜的雕刻、小禮拜堂、聖母或聖子或聖徒像。

圖片左邊是牧師證道的講台,會眾們排隊是為了親自祝福站在講台前的一對夫婦,他們帶著一個小孩,一家三口就要前往非洲辛巴威醫療宣教,時間也許長達五年。

說Marekerk是間有歷史的老教堂,一切求簡,求傳統,每周的禮拜程序千篇一律,全程只用荷蘭文,應不應該唱現代詩歌也可以成為討論多時的議題(不過依多數會眾要求,目前大家還是唱十七、八世紀的荷文詩歌,並不興現在流行的敬拜讚美那一套);然而,碰到了會眾準備應呼召當海外宣教士,可是大事一件,因此也特別為這一個家庭舉行祝福禮拜。 

Tuesday, March 22, 2011

Beginning Postcolonialism (2010)

Beginning Postcolonialism著手後殖民主義》(我的翻譯),英國北部里茲大學英文系John McLeod教授寫的教科書,2000年初版,2010年再版,被萊頓大學英文系教授視為最實用的入門書籍,暱稱為聖經。

另,後殖民主義三巨頭(Edward Said, Homi K. Bhabha,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則被暱稱為神聖的三位一體啊(Holy Trinity)。

我對暱稱(尤其是三巨頭)沒有特別強烈的意見,大概是哪個老師天外飛來的靈感,純粹只想借這種比喻表明這本書的好處罷。

Friday, March 4, 2011

Taiwan (台灣)

此次回台灣,主要是受台灣太平洋研究學會(Taiwan Society for Pacific Studies)邀請,以報告人身分參加由學會主辦,於國家圖書館舉行的「探索太平洋-島觀海洋大陸國際研討會。會議主要在2月16、17日舉行,我報告的場次則排在第二天下午(參考議程)。

會中除了學術報告外,還特意安排時間舉行第三屆生命永續獎頒獎典禮,左圖即是五位得獎人。這一段讓我落淚了,因為每每看到在族人中間生活,並各種姿態奮鬥綻放的勇士們不禁讓自己既感動,也汗顏。這些勇士們和部落的連結是真真切切,而我得靠用文字堆砌出來的橋。這是一段現在要說還理不清的關係,尚需要深深反省才能明白論述,姑且讓我先用淚水帶過。

Thursday, March 3, 2011

Taiwan (台灣)—飛機上的大陸說

今年的情人節搭機返回台灣(Taiwan)。在台時間不長,還是被分成了三大塊:工作、親人、朋友;地點則從台北,飛台東,回屏東,最後從高雄搭高鐵北上,密集約會後才從桃園離境。

幸運的是什麼都做了,即使有不完美或無法繼續陪伴的遺憾,也不會承受不起。反而是回萊頓以後,持續癱瘓多日,是被什麼東西重擊了,久久都起不來,就像有勤奮意思的勇士之珠一直躺在那兒(左圖黑紅白相間的珠子),聽到獵物的呼喚聲後,也只能轉轉身而已。暫且先怪時差吧。

Tuesday, March 1, 2011

Yedda Palemeq

有一種歷史不是殘垣斷壁,也不是白紙黑字,不必人們爬山涉水前去膜拜,也不需學者孜孜矻矻挑燈夜戰。這種歷史就活在一個人身上,跟著他渡過晨昏日夜,喜怒哀樂,功成名就,退隱山林,又生老病死。

民國100年(西元2011)2月21日,我到屏東縣牡丹鄉石門戶政事務所,正式登記改用漢名與族名羅馬拼音並列的名字,如左圖,也正式背起名字後面的歷史。

王雅萍是自出生到現在,家人給予並熟用的漢名;Yedda是陪國中同學上英文補習班時,給班裡的老師取的,英文原意是美麗的聲音;Palemeq則是我們這一家的家屋名,由長嗣(長子或長女)繼承。

Monday, February 14, 2011

又一夜與歷史邂逅

歷史已經先到了,我們話才講一半,就遇見一起學歷史的人。在溫暖的小窩裡,和他們一起吃飯、玩笑、對著鏡頭做鬼臉、比手畫腳猜電影。一整夜就這麼去,也不可惜。

真的。歷史很有趣,但一起學歷史的人更關鍵。我才開始,慢慢釐清其中的眉角,可能要反覆好多次,上前下轉的,才會找出自己最確信的姿態。

然而,今夜其實並沒有很愉快,那與歷史的對話。為什麼呢?因為他問我到底想要什麼,表面上好像很驚訝兩個不一樣的人怎麼會問幾乎相同的問題,卻總是把另一個人的名字擺在我前面,在暗示什麼?

Thursday, February 3, 2011

The Danger of a Single Story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阿迪琪,b. 1977),非洲新生代作家,出了兩本小說、一本短篇故事集,人物情節背景均設於脫離殖民後的母國奈及利亞,得獎連連。頗呼應以下,她受TED組織邀請所做的演講:The Danger of a Single Story (人籟論辯月刊編輯翻:單一故事的危險性)。好個姿態。

先說TED: Ideas Worth Spreading,一個致力與世界分享好價值、好理念的非營利組織。原來只是結合科技、娛樂、設計三業界的研討會,自1984年起分別在美國(春季)、英國(夏季)召開,目的是交流分享,受邀演講的則是在業界受肯定的人士。

會議受到廣泛迴響,組織於是越做越有規模,底下慢慢分出如TEDActive、TEDIndia、TEDWomen、TED Prize、The Open Translation Project等子計畫。把會議中精彩、有意義的演講錄影放在TED官網上,完全無償地與世界分享,也是組織成立的宗旨。目前已有超過700多場演講影片,陸續每周更新,並且開放分享轉載。

Tuesday, January 18, 2011

Berlin (德國)

別人的柏林可能有什麼?

博物館島(Museum Island) ,1999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有中東挖來的藍色大門,也有珍貴的十七世紀台灣地圖;查理檢查站(Checkpoint Charlie),東西命運大不同,生活在圍牆聳立年代的老人說,曾去過東柏林,回來後竟希望那面牆永遠長存,因為牆那邊的人太難搞了;菩提樹或椴樹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 ,連接許多知名景點,是漂亮傳奇的都會景觀大道。

以上這些,我都沒有。我的柏林呢,到底有什麼?

Monday, January 17, 2011

Potsdam (德國)

Sans Souci (無憂宮),十八世紀興建,稱為德國版凡爾賽宮,雖然風格有異(德-洛可可,法-巴洛克),規模也比較小,於1990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而Potsdam(波茨坦)也僅距柏林二十來公里,劃為大柏林交通網絡C區,從市中心出發,轉轉電車就會到。

這個普魯士腓特列大帝的夏日行宮基本上看來是榮耀他的財富展示櫃:宮殿本身雕工精細,庭院面積廣大,有一大片梯形階梯,底下是一個大噴泉、許多雕像以及各式涼亭。即使冬季,一片白雪掩蓋住了它在春夏可能風情萬種的樣子,人到了這裡親眼見識它的規模,想像興建背後所要花費的財力人力,這才體會為什麼遠在大西洋另一邊的海地要反叛第一任國王亨利一世(Henri Christophe)

德國的波茨坦和前法國殖民地海地? 中間有什麼關聯?

Saturday, January 15, 2011

The UnDutchables (2010)

《荷蘭 不唬爛》,大家出版社2010年新書。

作者一英一美,都在荷蘭居住工作多年;兩人把對荷蘭的觀察寫成貼切逗趣的文章,引起廣大迴響,連荷蘭人自己都愛,他們於是順水推舟,不斷更新內容,每隔幾年就可以再爆紅毛國的料。

譯者據說曾收留我一夜,那夜我因為紅毛男J心碎醉酒痛哭,拖著長長的裙子,倒在她的沙發上,想必頗為狼狽落魄。

Thursday, January 13, 2011

Antwerpen (比利時)

2010年聖誕節之旅最後一站:Antwerpen (安特衛普)。面對它的聖母堂,娓娓說出此行的感想,數算恩典。

行萬里路不必然就會勝過讀萬卷書;心眼還沒開的,不要自我催眠比較好。當然,也不須立刻被罪惡感拖著而抱歉連連,甚或惱羞成怒,馬上砲火齊發,為自己解套。

旅行就放了吧,有沒有結果都算,我都算。

對安特衛普,早期在研究聖經翻譯的時候就有印象了。幾年前旅遊英國時,也曾在牛津四處尋找火燒聖經譯者的地點;同樣的,也期待有一天能親自到比利時這個地方,感受想像宗教改革時期(Reformation),歐洲一片風聲鶴唳的氣氛。現在的譯者也許只是抱怨待遇不好,當時的聖經譯者可是把脖子架在刀口上,即使一不小心就要喪命,也為了自己的信仰在所不惜,義無反顧。

Brugge (比利時)

Al-Vishnu坐在Brugge(布魯日)一間咖啡店裡,店裡氣氛很忙碌,工作人員只有幾個大男生,動作利索親切不廢話,然而客人絡繹不絕的,看來,他們暫時還停不下來。

不過就是已經開始飄雨,在外面走了幾圈,也就到了應該坐下,舒舒腳,暖暖胃,寫寫明信片的時候。

這個習慣很早以前就有,不知不覺地,即使也用電子信箱,那個冰冷快速的介面總覺得是工作用的,親切私密的還是喜歡,也習慣留給一雙手、一枝筆、一張紙、一家郵局。

Wednesday, January 12, 2011

Gent (比利時)

到了Gent (根特) 的第一晚,我就哭了。

一開始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愛這個一年又零四天以前,有人跟我說他很愛很愛、覺得比Brugge (布魯日) 更美的地方。怎麼看不出來?急的,當真這麼沒緣分?後來是因為大概了解為什麼了,於是對自己氣到眼淚掉了下來。這樣糾葛。

這個離布魯塞爾搭火車不到一個小時,火車票不過九歐元的地方。聖彼得火車站彷彿預告一趟古典的旅程,車站外彎曲不已的樹枝樹葉也在空中跳舞,好像虯髯客的鬍子。我一下子信心滿滿,笑著,心底暗叫:難怪,難怪。

沒想到一出車站,真正的考驗才開始。

Tuesday, January 11, 2011

Brussels (比利時)

Brussels 布魯塞爾,從萊頓出發只要三小時不到的車程;布魯塞爾市政廳,從它的中央火車站也只要二十分不到的路程。

這棟十五世紀完成的哥德式建築,站在1988年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布魯塞爾大廣場(Brussel Grand Place)裡,十分驚人,很有氣勢。細看之下,完全不輸魯汶大學城廣場的市政廳。應該是市政廳本身價值不斐,也是所在地大廣場巧妙有力的襯托。

Saturday, January 8, 2011

Potiki (1986)

Potiki,the last born或 the youngest child,老么。

一本毛利小說(1986年)。寫小說的人Patricia Grace已經是七個小孩的母親,住在紐西蘭首都威靈頓附近,除了這本小說以外,還出了幾本短篇故事集、童書、其他三本小說。若不是有當母親的經驗,或許寫不出這樣一個從某個家族(Tamihana)出發,卻深切關懷整個民族的未來,又處處充滿溫情的故事。

有趣的是,這個故事不是只由一個人說,而是由整個家族敘述,父親、母親、祖母、小孩;關於這個家怎麼維持下去的故事,就像現實中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一樣,家庭故事和記憶的延續也是靠一整個家庭合作,才能拼湊出來的結果。

這種容納多元聲音、過去等於現在等於未來的歷史觀很不同於單一敘述者、單一大事件、單一大英雄的歷史,很值得討論,不過另外再找時間吧。

Monday, January 3, 2011

A Loner of the Sea: Syaman Rapongan

Published in Renlai Monthly  (January 3, 2011).

An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was included in the 17th Crayenborgh collection: Crayenborgh 2010: Exploiting the Waters (2010).



Paiwan Every Day 668: pai

pai, kinemnemanga tiamadju tu kemacu tua ljigim nua kakinan.   Free translation : Now, they decided to take their mother's sewing nee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