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22, 2011

Beginning Postcolonialism (2010)

Beginning Postcolonialism著手後殖民主義》(我的翻譯),英國北部里茲大學英文系John McLeod教授寫的教科書,2000年初版,2010年再版,被萊頓大學英文系教授視為最實用的入門書籍,暱稱為聖經。

另,後殖民主義三巨頭(Edward Said, Homi K. Bhabha,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則被暱稱為神聖的三位一體啊(Holy Trinity)。

我對暱稱(尤其是三巨頭)沒有特別強烈的意見,大概是哪個老師天外飛來的靈感,純粹只想借這種比喻表明這本書的好處罷。

如不含引言,本書共分為8章:從英聯邦到後殖民、解讀殖民論述、國家的再現、國家的問題、重讀與重寫英文文學、後殖民主義與女性主義、離人(或移民)認同、後殖民主義的限制。每一章節底下各按論述邏輯標出次要和次次要標題,例如第2章便有9個次標,第3、4、5個次標下又有4到6不等的次次標。簡單地說,就是結構非常清楚,讀者很好跟。

此外,結構裏頭的文字更是簡單易懂

既然是當教科書,目的便是讓所有讀者(大學生或一般社會人士)沒有負擔地掌握後殖民主義作為一個研究領域的發展。作者McLeod教授在這方面可謂用心良苦,不僅冒險將公認最難懂的Bhabha (萊頓歷史系上精通印度研究的教授戲稱為Mr. Blah-Blah,聽不懂先生)和Spivak改頭換面,在適當的章節用平易近人的語言解釋Bhabha的hybrid或Spivak的strategic essentialism等觀念,還不忘提醒讀者得用最大的耐心來閱讀這兩位印度學者,因為之後的回報將超過三十、五十、甚或是百倍。善良來的。

然而,為減低過分簡化複雜觀念的風險,McLeod教授盡可能在每一章節斟字酌句,引用最經典、最具啟發性、也最新穎的資料來說明,並且在最後附上書單 (Selected Reading)(引言和第8章除外),提供有興趣的讀者繼續針對該議題深造。

翻閱這些書單,可以發現作者的偏好,某些經典老是出現,不肯離開,主要是這些論文或專書對這個領域的影響深遠,甚至把它帶進新的方向,例如以下作者的著作:三巨頭(Said、Bhabha、Spivak)、Aijaz AhmadRobert YoungPaul Gilroy ......等人。除了經典,這些書單也顯示作者企圖走出白色巨塔的用意,許多在美英兩地以外產出的著作也名列榜上,包括非洲、南亞、東南亞、拉美、亞洲......等地。跟後殖民當作一種歷史經驗雷同,後殖民主義當作一種批評和閱讀方法也跨越時空,在各地發酵。讀者嚮往英美之餘,也不妨搜尋與消化在地作家對同一議題的思考。

總而言之,結構、文字、書單、加上行文當中總會空出一、兩段,邀請讀者停下與思考(Stop and Think),這些體貼的設計都讓這本書成為名符其實的教科書,不折不扣的實用工具,就像盞一明燈指引讀者前面的方向,帶著他們走過密密麻麻、歧路紛雜的後殖民主義叢林。這,不就是聖經嗎?

對我而言,《著手後殖民主義最有幫助的,也最能說明McLeod教授一開始就給後殖民主義下的定義--

[這本書的後殖民主義]指的不是嚴格的歷史或經驗上的時代劃分,而是指不同的再現閱讀方法態度價值。這些主要屬於文化的現象能夠穿越殖民統治與民族獨立的歷史分野,在兩者間流動。

"postcolonialism [is considered here]  not in terms of strict historical or empirical periodisation, but as referring to disparate forms of representations, reading practices, attitudes and values. These principally aesthetic phenomena can circulate across the historical border between colonial rule and national independence"(頁6,我的翻譯)


--的是每一章後面的練習題

畢竟是文學系的教授,McLeod帶著讀者一章、一個文本練習某種後殖民主義閱讀法:談國家再現,讀肯亞作家Ngugi wa Thiong'oA Grain of Wheat;談改寫英文文學,讀Jean RhysWide Sargasso Sea;談後殖民與女性,讀澳洲原住民作家Sally MorganMy Place;談移民認同,讀Beryl GilroyBoy-Sandwich...等等。不僅立刻用實例加深讀者印象,也增加讀者的文本知識,訓練讀者的閱讀敏感度。

讀這個段落總會讓自己想起以前在外文系熬夜撰寫的報告,先要細讀文本,然後利用某個問題或概念將文本中足以表達報告主題的段落(如女性或認同)串聯起來,如此既能回答報告起初的命題,也能用邏輯細細推敲,證明報告的假設。在英文系任教數年,McLeod教授當然寫來好的不在話下,只消6、7頁便可以用一本超過300多頁的小說解釋一個題目,又清楚,又直接,沒有多餘的廢話,其實是很好的範本,值得模仿學習。

雖然後殖民主義現在看似一條路旁有百花齊放的大道,McLeod教授在最後一章還是提出眾人對這個領域的批評,它本身內涵的限制,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

眾家的批評包括最明顯的一般化傾向(generalization):刻意忽略時間與地理因素,用一套模式解釋各地的殖民經驗;西方學術霸權思考 (western theory) :用西方發展的概念解釋非西方世界(即使三巨頭都不是白人,他們受西方教育,也在西方世界任教生活);象牙塔的菁英主義 (elites in the ivory tower):不管這個世界上殖民現象仍以各種樣貌存在,這樣的後殖民思考只是資本主義的症狀,並非解藥 (尤其是土耳其歷史學者Arif Dirlik的批評));全球化現象(globalization)的影響 :包括全球移民、國家的衰微、國際與在地的互動 --等。

在說明這些批評與質疑之餘,McLeod教授還一一回覆:

1. 之於一般化 -- 已經陸續有人走出時間、地理的限制,將各地與各時間點的歷史經驗納入思考(頁 279、283);

2. 之於西方霸權 -- 細讀Spivak的文章 'How to Read a Culturally Different Book' 便可知,這些人不僅了解後殖民主義的限制,也有強烈的自省傾向,更深深體會殖民在被殖民者與殖民者間的造成的交互影響,其實是種混雜」(hybrid,我的翻譯,頁 288);

3. 之於象牙塔 -- McLeod教授喊出重話,說這完全是因為批評人自己不肯學習非用馬克思主義包裝的後殖民主義,後殖民主義即使看似與資本主義同一掛,也不等於同流合汙,理論上介入也是反抗的一種策略,介入也就有可能改變 (頁 298);

4. 之於全球化 -- 全球化可看為另一種新的帝國主義形式,因此研究後殖民主義的專家未來才更要暴露在地文化如何以各種方式保留其能動性,轉換角色,以應付不平等與剝削的現象(頁 312)。

McLeod教授果然是在為自己的飯碗辯護?應該不只是如此。

像某個清晨看到窗外的天空同時飆出四架飛機的煙塵(見左),作者的意圖應該也是在後殖民主義的天空裡畫出各種不同的交換線吧。

看來,他也是真的認為學習後殖民主義,就表示我們正在記起過去壓迫與反抗的歷史;正在看見菁英與Frantz Fanon地球落魄人之間緊密不可分的關係;正在認知所謂的殖民現象至今仍在現實與想像中橫行;正在示範知識與權力的不可切割性;正在表態西方世界的價值並非唯一;正在大聲地說:我們如此看這世界,同時有獲得,也有失去,同時是至高點,也其實是有限制的盲點」(頁 313-314)。

這樣看世界,同時是優點,也是盲點。我喜歡這個態度。

自己花了大半年才讀完這本書,不是難,而是太有所感,書頁邊都是密密麻麻、一定要讀的(已經超過20本)、同意的或不同意的、各種問號與驚嘆號......等等的筆記。幾年前在外文系也上過後殖民主義的課,那個時候空有感動,卻覺得是鴨子聽雷,尤其是一下子就進入三巨頭的世界,根本無法消化,遑論用自己的語言重述他們的想法。如果當時先讀了McLeod也許好一點。也或許只是因為時間,現在比那時候了不知多長幾百根白髮,總是要聰明一點吧。

說真的,現在讀Bhabha,不但不難,還有種愉悅感,這個老頭其實挺幽默的,當初怎麼會痛恨他呢?下次再好好談他。

到歷史系才認真搞文學理論,在荷蘭學歐洲擴張史還硬要偷渡太平洋原住民歷史,我看自己的問題也不小。總是腳踏兩條船,三心二意的,一條不夠翻嗎?Maar,maar,也罷。也許是好事,一次做許多事可以幫助復健吧。I am still rehab-bing。

No comments:

Paiwan Every Day 668: pai

pai, kinemnemanga tiamadju tu kemacu tua ljigim nua kakinan.   Free translation : Now, they decided to take their mother's sewing nee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