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30, 2010

那天我畢業了...

那天是指2010年10月26日(禮拜二),我拿到荷蘭萊頓大學歷史系學士證書,優等生(cum laude)。

也不知道cum laude是甚麼意思。當初找我來的教授說溜了嘴,在我根本不知道的情況下說基於我過去一年來每一科成績都很好,所以歷史系準備給我cum laude,也就是說也會有第三年念博士前研究的獎學金。只要我第二年上學期的成績不難看,準時將第三年申請書丟出去,應該就不成問題。

拿到了最後一行寫著cum laude的畢業證書,我還是不知道那代表甚麼。當獎勵活到老、學到老的糖果吧,畢竟這也不是我的第一個學士學位,又畢竟身邊所有應屆拿學士證書的小朋友們哪個不是小我十歲上下?還好我這張老臉會騙人,在餐廳兼酒吧的地方跟二十來歲的小鬼打情罵俏,對方還高興的勒。反而對自己才是越來越慘,因為更清楚不過就是這樣而已,沒有甚麼認真的,內心反而變得更沉更默。

從2009年8月中過來荷蘭,到現在超過一年,除對歷史研究越來越了解之外(雖然我寫作的習慣還是將歷史文獻當文本一樣分析,想不到台大外文系的訓練如此扎實),心裡覺得最寶貴的其實是越來越懂得跟一個人的日子和平相處,沒有焦慮,不需要人云亦云,也不必在心裡內傷以為自己是全世界最如何的人。

很有趣,十七世紀的荷蘭文獻說,被送到巴達維亞城(現:雅加達)的琅橋人又勤奮、工作能力又強,跟在自己的家鄉不一樣;回到二十一世紀,我這個也是恆春半島出來的人,離家幾百公里之後,反而更能安心做自己,使出力氣做自己覺得該做的事,之後的成績在別人眼中也不錯。

想如果待在台灣,不知會怎麼樣?也許工作穩定了,收入穩定了,感情穩定了,生活也穩定了;也許。但,我的決定畢竟已做,這種帶有遺憾抱怨寂寞的揣測之語,也只在和同樣離家出走的人不知道要講甚麼的時候隨便說說。心裡面,究竟還是珍惜,而且越來越了解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漸漸明白和接受背後可能需要付出的代價。

沒有甚麼。謝謝cum laude,謝謝歷史系。雖然不苟同寒酸的場地及冗長的典禮,我還有機會更認識自己,在別人的代價上,也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畢業典禮之後有花、有禮物、有晚宴、還有酒。在寒冷的夜裡,站在學校大樓邊,我們幾個人喝一瓶白酒。後來下了細雨,很典型的荷蘭天氣,小小的,無法預測的...


後排左至右:Pimmanus(泰國)、Prima(印尼)、Trang(越南)

前排:右手拿著白酒酒瓶的Yedda(台灣)

No comments:

Paiwan Every Day 668: pai

pai, kinemnemanga tiamadju tu kemacu tua ljigim nua kakinan.   Free translation : Now, they decided to take their mother's sewing needle...